战疫英雄谱 | 援沪医疗队陈晓康:从支援西藏到支援上海,她一直在路上
- 分类:抗击疫情
- 发布时间: 2022-06-03
6月1日起,上海全面恢复
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熟悉的上海正在回来
侬好,上海!
在通用技术通用医疗援沪医疗队中,有一位“感控大咖”,她曾经深入西藏阿里地区支援边疆医院,致力于当地医院感控体系建设;这次驰援上海39天,她带领医疗队 “零感染”胜利凯旋。从祖国的西部边陲到东部海滨,她的支援路径横跨了整个中国。她就是通用技术通用医疗三二〇一医院院感科主任、援沪医疗队感控组组长陈晓康。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
藏汉情深,支援西藏阿里地区
2018年5月初,陈晓康被派往祖国西端的西藏阿里地区,帮助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在平均4500米海拔的高原地区工作,陈晓康深知“任务艰巨而光荣”,她欣然领命出发。
陈晓康(左一)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
到西藏当天晚上,没来得及对旅途的奔波和对高原环境的不适进行休整,她就与来自自治区的专家一起着手开展初评工作。经过梳理,半年的时间里,她需要完成内地医院评审周期内4-5年的工作,“这个任务让人崩溃,但来了就不能退缩,必须全力以赴。”
五个多月的艰辛付出,她为医院搭建起了规范的感控工作管理运行体系。当一项项必须的工作内容从零到有,当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当通过全国评审专家为期3天的评审,陈晓康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藏族同胞们献上的一条条白色的哈达,一曲曲优美的歌声化解了我的疲惫。”陈晓康说。
陈晓康身披哈达
通用技术通用医疗所属三二〇一医院、三六三医院、成飞医院等多家医院,多年来连续开展藏区对口帮扶工作,切实提升了藏区医院的医疗水平,保障藏区人民生命安全,陈晓康的援藏经历是其中一个缩影。
援藏归来,陈晓康又肩负起抗疫的责任,多次支援抗疫一线。“来上海是我今年第三次出发了,”陈晓康说,2022年她已经支援过西安、汉中略阳等地。
跨越整个中国的支援路线
毅然援沪,遇到诸多“难题”
3月,上海疫情每日万余例的新增病例,作为有着多年感控管理经验和多次抗疫经验的感控专业人员,陈晓康毅然报名支援上海。
“国家院感防控专家胡必杰教授在谈到本轮疫情时提到,上海流行的奥密克戎BA.2毒株,比起武汉疫情的原始毒株传播力大大增强,R0值由最初的2变成了9.5,出现医务人员感染是很难避免的。出发时领导们给出的‘零感染’目标如何实现,看来,上海这一仗最难打。”
陈晓康(左四)和援沪队员出征
作为感控组组长,4月16日中午陈晓康带领部分骨干赶到方舱做开舱前的感控规划和准备工作,“现场的情况一度让我对打赢上海这一仗的信心备受打击。”
布局流程不规范、感控设施设备不到位、110名零基础的第三方工勤人员如何规范完成感控的基础保洁消毒工作,如何在短时间内使8家医疗机构240名队员,实现隔离防护标准同质化、感控管理措施执行同质化,诸多难题萦绕在她眼前,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超乎预期。
三昼夜不眠不休,鏖战取胜
陈晓康快速调整工作思路,协同队员因地制宜迅速完善开舱前的设施配备、人员培训、流程制定等工作,晚12时“青零”方舱医院,第一批95名患者顺利入舱。
当晚她离开方舱返回驻地已是凌晨4点,没有时间休息,早上8点第一次医疗队会议。陈晓康提议组建感控队伍,随即紧锣密鼓开展起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制度、职责、流程及质控方案的制订,同时针对问题和风险环节制定改进与干预措施,连续三天不眠不休的现场工作,终于迎来了“青零”方舱医院感控工作全面规范有序开展。
她与感控人员每天深入方舱进行感控督导,及时发现防控高风险环节、解决安全隐患;指导落实清洁消杀、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环境监测、人员健康监测及闭环管理,同时科学、精准做好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培训、督导,保证每位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科学规范防护,用专业的感控知识,为预防感染风险保驾护航。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多措并举,日夜奋战,协作支持,严格管控,最终实现医护人员 “零感染”。
离沪之际,陈晓康看到上海人民真诚的感激,上海街头逐渐恢复的繁华,一阵激动涌上心头,“有幸参与守‘沪’战役,真好;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真好!”
关注我们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通用医疗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56721号-1